學童快樂指數|學童「生命價值感」創新低 學者:疫後催谷成績氛圍「有毒」

社會

發布時間: 5 小時前

最後更新: 2 小時前

分享:

分享:

本港學童快樂指數較去年輕微上升,惟學童的生命價值感創2017年以來新低。(嶺大提供)

嶺南大學STEAM教育及研究中心與香港兒科學會、港大兒科及青少年科學系、及中文大學兒科學系合作,今年3至5月進行學童快樂指數調查及生命教育調查,訪問1503名小學生、2033中學生及152位老師。調查發現,本港學童快樂指數較去年輕微上升,惟學童的生命價值感跌至6.74分,創2017年以來新低。

調查研究13項指數,當中學童快樂指數先計算每級的平均數值,然後再計算小四至中三的平均數值,指數由去年的6.62分,微升至6.75分。調查亦發現,年級上升,快樂指數總體降低,其中小四學生的快樂指數為7.26分,中五學生則只有5.96分。

學童的生命價值感則創2017年以來新低,由2017年的7.27分跌0.53點至6.74分。調查指,學生年級愈高,對「活在世上很有價值」認同感愈低;低年級減幅明顯,小四學生由去年的7.63分跌至今年的7.34分,跌幅達3.81%。

調查亦指出學童的欺凌情况愈趨普遍,指數由去年的3.79,下跌近3%至3.69(5分為未曾受到欺凌),當中小學的欺凌情況更為嚴重,近2成半的小四和小五學生曾遭受肢體和言語欺凌。同時,校園沒有受到欺凌指數整體下跌2.75%。小五和小六更分別下跌5.21%和4.02%。當中約四分一人在過去一年曾受欺凌,包括言語和肢體欺凌。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及經濟系兼任教授何濼生指,雖然肢體欺凌沒有言語欺凌那麼普遍,但絕不能輕視語言欺凌帶來的傷害,因為後者更可能削弱生命價值感;另歸咎疫情間,學生未有機會訓練其溝通技巧,導致復課後,容易因一兩句表達失誤而表現出欺凌的感覺。

學校生命教育方面,學校推動「愛、智、毅、行」活動頻密度的生命教育指數全面下跌,由上年度的3.92跌至今年的3.65,跌幅7.03%。何濼生指,疫情後家長覺得需要幫學童,惟最後變成催谷成績,形容氛圍為「有毒」,建議家長及學校培育學生訂立人生目標,以免他們因個人價值低落自尋短見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 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】  【職場智慧求生術】